|
本帖最后由 gadogado 于 2011-8-18 20:21 编辑
电话情缘——正外外与苏门答腊的通话 ( 注:正外外是老报人郑楚云的女儿郑椰影,出生在雅加达,现在移居澳洲。我是陈丽水的儿子陈达平。郑椰影的博客是正外外的博客,我的博客是苏门答腊的BLOG。)
中午接到一个电话,我话还没有出口,对方就说,“你好,苏门答腊”,声音略带闽南口音,一听就知道对方是个很爽朗的人,可是我当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平日交往不多,电话多是知己打来,一呼“苏门答腊”还真是把我叫糊涂了,博客的昵称变成大名,更何况是个赤道线上的地名,对方也许听出了我的迟疑,马上就说“我是正外外”,话语中夹杂着闽南口音,加上是那种知识女性特有的音准,我给听成“正歪歪”了,其实也是歪打正着,谁叫自己变成“苏门答腊”的呢。
“正外外”,我马上知道了是谁了。这两天没事在搜索引擎上,我一直在看有关过去印尼的历史,无意中看到了“正外外的博客”,读到其中才知道博主是老报人郑楚云的女儿。知道对方是谁后,我们聊了很久很久,其实我们到现在在我的记忆中只是见过一面,那是父辈的战斗情谊让我们这一代人又能聚首,而且能很开心的交谈。过去在抗日时期,胡愈之、王任叔、郁达夫、郑楚云他们那一批中国文化人流亡在赤道线上的时候,坚持抗日,领导当地华侨青年和日寇斗争,父亲在印尼苏北号称“小延安”的先达,在郑楚云他们的带领下秘密编辑发行抗日小报“前进报”,一直到后来抗日胜利后在棉兰“民主日报”,父亲一直和郑伯伯一起工作。
“正外外”是从父亲过去的老同事那里查到我的电话,博客让我们能再联系上,的确是很感动的事情。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回忆起过去那段非常的岁月,刚过世的姐姐当年在东北建设兵团生了重病,差点就留在那块黑土地之下。后来回北京的时候,连里派了一位男知青护送她回京,不知是过了多少年后,我们才知道那位男知青是郑伯伯的儿子,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父母是谁,而且在一个连队里共同“战斗”了很多年(让人凄然泪下的经历)。
过去了,历史的句号。今天“正外外”说,她想重走当年父辈流亡赤道线上的路,我知道那是一条很艰难的路,不要说当年,就是在今天重走苏门答腊的这条路也是很艰难,路况很差。其实我自己也是很想再沿着他们的路,过马六甲进苏门答腊,一直到巴东到武吉丁宜,到巴耶公务,缅怀过去的先辈。我想应该有那一天吧,我们约上“正外外”、王克平、郁美兰、郁大亚,一起重走这条路。(这条路我走过一次,路况不是很好,我经常自己开车,感觉走这条路比较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