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达随笔
家乡.母亲.城市
阿 理
今日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去博物馆。我们看“婴儿”时期的雪梨大桥,歌剧院的建筑师最初的创作灵感草图,还有城里各处建筑的“青少年时代”。如今,这个城市不少寿星高龄的建筑物,丰采依然,傲然站立在年青的高楼大厦中,默默与欣赏它的人们作无言的对话。
看这期展览的主题《异乡》,有相片也有纪录片,述说着当初华人到来雪梨的情况,及不少成功华人的故事。他们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在异乡用血汗创出了一片天地。 作为后代子孙,我们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又知多少呢?传统家庭观念重的长辈,就算是几代人都已生活在南洋,有机会就会带子孙们回到家乡祖籍去 ,让他们看到祖上生活痕迹。
有年去了先生的家乡,宗叔带着我们到处走,一边介绍着,这是你婆婆的娘家,这又是你公公早年住的房间,...... 以前也听过长辈说公公婆婆抱着拉着背着孩子们南下的故事,但当自己站在那儿,就有了更深的感触。想起他们离开故乡亲人的心情,万里迢迢千辛万苦来到陌生的国家,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环境下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当初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的汗,才换来我们的今天。 从此,清明或其他节庆,拜祭祖先上香时,已不再是例行的拜拜,心底溢满了敬佩与感激!我的家乡,我曾生活过的城市! 土耳其詩人喬納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 他說:
人的一生有兩樣東西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是母親的面孔,一是那個你所生長的城市。 (本站编发时原文标题有改动)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