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7期)

2017-6-13 01: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67|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7期 2017-6-13
第二页

 先達往事只能回味(六)     先達   彬彬

     我五歲那一年,爸爸送我到中華學校讀書,直到1958年,我轉校到 Pane 街的華橋中學。由於時間久遠了,加上當時年紀還小,在中華學校唸小學時的老師與同學們,我大部分沒有了印象,也忘了他們的姓名。
     前天,我找到了一張舊照片,是我小時候讀中華學校,女老師帶同學們去動物園玩時拍的。照片裡的同學中我認出一位,那就是如今定居棉蘭市的沈華英同學。由於她身材高挑,老師安排她坐在我和另一位男同學的後面,我們經常向她借鉛筆和橡皮擦,所以彼此比較熟絡。後來我轉到華僑中學,直到高中畢業都很少聯繫。
     後來,我女兒獲得獎學金到日惹市(Jogya)唸大學。我太太帶女兒初到日惹市,人生地不熟。幸得沈華英打電話吩咐她在日惹市負笈的長子到火車站接她們,幫忙安頓一切。真感謝她。
     想不到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同沈華英成了文友。她知道我和太太喜歡看書,經常托人送些好書給我們。最近我們收到裡頭有她和夫婿鍾逸佳作的《文苑拾粹》,我和太太喜歡極了,太太立即打電話向他們夫婦道謝。
     《文苑拾粹》真是一本好書,裡面收集了多位蘇北地方寫作人的作品,篇篇都是佳作。
     回憶往事,1958年,中華學校政府禁止教中文。那時候先達市還有左右兩派,也就是紅派和藍派,彼此不和。為了要受中文教育,我就轉校到 Pane 街的華僑中學。
     有一天,老師要同學們每人畫一張風景畫。風景畫的題目是「祖國的風光」。我剛畫好,有幾位同學搶走我的畫,把我寫的「祖國風光」改成「台灣風光」。害我被老師誤會了。雖然我很心痛,但是少年的我會「入鄉隨俗」。經過我的忍讓,華中的同學終於接受了我,不再找我的麻煩。
     60年代,正是印尼華僑子弟回中國深造的高潮時代,我也想回中國讀書,爸爸同意了。可是媽媽對爸爸說:「你只有一個男兒,兒子回中國了,將來誰來繼承你的事業?」結果我留下來了。
     當年,媽媽的哥哥(我的舅父)在丁宜市附近的 Dolok Masihul 小村鎮開咖啡店。那時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爸爸的飯店很有名氣,先達附近的 Good Year(豐年)美國園坵的美國人經常在爸爸的飯店大請客。所以1956年爸爸有能力幫助舅父在先達 Sutomo 街上段買了一間店屋(今 Ria 電器店),開了一間名為「甘甘餐室」的飯店。爸爸叫三叔去當主廚。後來回國浪潮時,舅父不做了,就把店賣掉,太可惜了。
     談起「甘甘餐室」,60歲以上的先達人應該知道的。今天 Sutomo 街 Toko Teknik 賣 Gas 的店,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和和茶室」,就是印尼著名企業家,Asaba 集團老闆洪文豪先生(已故)的家。「和和茶室」下來第三間就是「甘甘餐室」。所以從小洪文豪和表哥就成了鄰居和同學,他們加入了中華學校的童軍團,晚上在中華學校廣場內舉行露營及營火會時,我都有去看。洪文豪年輕有為,後來看準了商機在椰城事業成功,成了印尼的大富豪之一。
     洪文豪和棉蘭銀行家黃溫民先生是好朋友,記得90年代初,黃溫民先生陪洪文豪到先達探親,到我店裡吃飯。我上前同他們握手。我用先達國語對洪文豪說:「老闆,好久不見,你好嗎?」
     他笑著說:「你還認得我嗎?」我說:「當然記得你。我小時候常看見你和我表哥一同到中華學校讀書。」
     洪文豪愛打籃球,組織了 Asaba 籃球隊,經常率隊到新加坡作籃球比賽。九十年代,他和 Asia Biscuit 餅乾廠的丘春福先生來先達比賽籃球時,我都去看。九十年代時,洪文豪邀請各地的先達同學到椰城相聚。我表哥在棉蘭開文具店時,洪先生打電話叫棉蘭的 Asaba 公司送一台複印機給表哥。後來洪文豪先生不幸遇害,同學們都非常傷心。他的先達同學大部分還在先達市,都已是八十多歲的人了。

  迷样的女孩(三)     苏淑英
      话说爱玉找到阿美的父母后,见到他们过着捉襟见肘拮据的生活,内心不禁阵阵酸楚,细听他们叙述 与女儿失联的焦急痛苦后,同情不已,对他们加以劝慰,随即掏出钱包里的厚厚一叠钞票,塞进老妇手中,“这些钱湊合着用吧!我会劝阿美回来!”老妇忙推开不敢接受,“别这样,我们知道你收留了阿美,心头大石放下了,再给我们钱,这也太说不过去吧!”“哦!老先生咳得这么厉害,这些钱拿去,快点看医师吧!别耽搁了!”俩老感激得泪流满面,连声道谢,此刻外面传来浠瀝瀝的雨声,小茅屋里头气氛仿佛凝固了,爱玉觉得透不过气,“记着马上看医师,我还会来看你俩的。”说毕便告辞了。
         阿美因为没有上初中,学识浅薄,所以在公司里干的只是实习的工作,虽然如此,她还是不遗余力地努力做好自己,尽管如此,也有些同事对她透着鄙夷的神色,令她浑身如坐针毡。
        每当夜深人静,阿美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翻来覆去脑海里浮现着衣衫褴褛的父母模样,想抹又抹不掉。她不甘心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呢?心底里一阵呐喊,“我恨,好恨……”她不想看见让她蒙羞的父母……有人问起她的家庭,这是她的忌讳,总是三缄其口,百般搪塞不愿提起。
          而阿美万万料不到爱玉已经偷偷去探访她的父母,难怪几天前爱玉旁敲侧击地向阿美询问以前的住处,阿美不肯明说,只透露一点口风,谁知爱玉神通广大,凭着一点蛛丝马迹便能找到他们!
          爱玉找个机会向阿美提起她父母的窘况,阿美低头不语,爱玉向她晓于大义,无论如何该去探望父母,阿美坚持不肯,惹恼了爱玉,但她不动声色,只待下个机会。
          阿美见爱玉已经见过她的父母,而且要她回家探望他们,心情又郁闷起来,精神开始恍惚,有时喃喃自语,神色有异,偶尔又恢复正常,这令爱玉感到不安及惶恐,带阿美到医院去,医师检查后,问爱玉:“这孩子病情已经控制了怎么又开始复发呢?是不是受到刺激?”爱玉说:“医师,其实她本来好好的,只不过要她回家探望父母而已!”医师说:“让她静下心来,暂时莫再提起她父母,可能这是她心头的一个结,她跨不出这个槛!”为了不刺激阿美,爱玉唯有听医师的话,绝口不再提阿美父母,但心灵感到更不快。那对可怜的老人多么凄凉无依啊!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唯一的女儿嫌弃他们而选择离开,怎么办啊?爱玉摇摆头,唯有祈祷会有个圆满结局吧!
         对于爱玉收留阿美,她的决定孰对孰错?还是我多心了?是於我常常探究他们的进展如何。
          不久爱玉与程良夫妻俩要出国,恰巧婆婆有点不舒服,便安排阿美照顾婆婆,到新建的較偏僻的高级老人院暂住,那里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设备完善,付费昂贵。阿美虽不情愿,却又不敢拒绝,无可奈何答应了。
        最近程良做成了一笔大生意,春风得意,心情舒畅,抽空与爱妻畅游国外的山山水水间。每天日理万机的他,现在得以舒缓压力,那种感觉真是太愜意了。这也是夫妇俩每年出国的理由。婚前程良是个打工仔,每个月只领取微薄的薪水,自从娶了爱玉之后,两人合作无间,努力打拼,五年内终于办起了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了大规模的公司。而爱玉曾经许愿,赚了钱后要救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期间确实做了不少善事,就像有一天正与她在咖啡馆聊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向她说在某医院有一个八个月大的女婴患病,总治不好,其父只是受薪阶级,向老板借款已超贷,如今束手无策,肯求爱玉解囊相助。二话不说,爱玉马上邀我驾车到医院,找到那病婴,见她弱小的身躯,躺在母亲怀里咳个不停  ( 待续)
                      參加高四組同學聚餐活動有感   陳唯群

      應邀先華高四組離校54週年,25日至28日在Samosir島及不拉八的聚餐活動。
      陪著媽媽和幾位高四組同學,於2017年3月23日中午啟程。居住於先達的曾展開備車接機,我和媽媽被安排下榻在先達新開張的Alvina 旅館。 
      1983年,曾經被認為最調皮、愛搗蛋的先華高四組校友,為班級聚餐活動打響了第一炮,舉行了離校20週年聚餐活動,那一年,大部分老師都參加了。之後,每隔數年同學們就會舉辦一次的大聚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聚會的時間也被拉近,幾乎每兩年一次。
      高四組校友的團隊裡不僅是同學,還有高四組媳婦和高四組女婿,他們憑著各自的特長而助一臂之力。先達李朝楷同學的賢內助高四組媳婦盧月珠喜歡烹飪、做糕,也善舞,多才多藝的她則主管分配膳食、點心、小吃、茶水等;並參加了舞蹈表演。棉蘭李素香同學的夫婿高四組女婿鄭松吉喜歡唱歌,他帶來了音響設備DVD機,還有一大疊備用的卡拉OK及舞蹈音樂碟片;他倆的花仙子歌舞團,培養了不少舞蹈演員。
      24日下午,大家集中在李朝楷的家,盧月珠弄了一桌的美味菜餚,其中有一樣是地瓜、茄子、紅蘿蔔等經煎炸後,拌上調味料,再洒上芝麻,香而不膩,深受大家的喜愛。另外,黃仲意為大家準備了薄薄脆脆的花生煎餅(Peyek)及一樣叫Urap的印尼菜,那是木薯葉、木瓜葉、長豆、豆芽等幾樣水煮過的青菜,加上調了香料、辣椒的椰子絲,木薯葉和木瓜葉即是她家自種的。那一晚餐,大家在歡樂中品嚐了各樣食物,都吃得津津有味、口齒留香。散會時,同學們還把剩餘的打包了。
     25日中午,除了一輛旅行大車,還有一輛私家車,從李朝楷家出發。Tarutung、Porsea 及 Padangsidempuan 的同學則到不拉八集合。然後,大家一起上船到Samosir島,開始了住宿於Toba Beach旅館及不拉八Patrajasa 旅館三夜四天的旅遊。
     同學與家眷一共48位,其中陳漢強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男兒、中風後行動不便的同學及高四組女婿各2位。Tarutung已故陳正昌的太太高四組媳婦張美英也來參加活動。
    大約四年前患上中風的周保林,拖著腳,走起路來特別困難,不愛說話。他的太太高四組媳婦張東榆告訴我們,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的心裡十分的糾結,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參加。心繫同學情的周寶林一連兩天的清晨把自己打理的整整齊齊,再慢慢地走下樓,以行動表示他可以、他能夠;這一舉一動牽動了太太的心,使她下定決心帶他出席活動。
     上船之際,同學們分工合作,有些幫忙處理行李,有的則幫助行動不便的他們,包括年老的媽媽。
      多峇湖優美的景色,依然如故。平靜而綠色的湖水,經風浪的吹打,湖裡的雜質被翻了翻,湖水也明顯的改變了顏色。
      船開後不久,四位馬達族小孩為歡迎我們到Samosir島高歌,給我們助興。 
     聚餐活動的第一天,好幾位同學帶來的美味食品,有豆沙包、麵包、糕和咖啡;還有黃瑞珍從Padangsidempuan 帶來特選的又脆又甜的蛇皮果(Salak)。
     當晚沒有餘興節目,同學們和老師集中在樓上的會議室裡。
      先達曾展開表示聚會為的是敘舊、聯絡感情,以最低的消費,提供五星級的享受。希望同學們珍惜相聚時刻,同時可以提出建議、給予支持。他盼望大家照顧好身體,前來參加下一次的相聚。
      媽媽回顧了她老人家忘不了的當年與老師、同學們僅有的一次聚餐。那是同學們準備各奔前程,追求理想,在離校前的一次聚餐,此後大家再也不曾相聚一堂;看到高四組同學們多年來的團結互助、加強聯繫,媽媽為爸爸感到安慰和幸福。
     最後,同學們表決通過為明年離校55週年舉辦聚餐活動,地點將是在先達或Tarutung。
     香港蘇宇光更是希望同學們放下身段,以主人翁的身分到來參加聚會。
     26日及27日晚的餘興節目裡,除了同學們的歌唱舞蹈;高四組女婿鄭松吉、Tarutung 高四組媳婦張美英的獻唱;還有鄭松吉夫婦及林錦南夫婦的對唱,他她們以嘹亮而動人的歌聲感動了大家。
     此外,香港蘇宇光的太太高四組媳婦劉玉華分別表演了太極拳扇舞和舞劍,美麗優雅的姿態,讓大家放鬆心情愉快地欣賞。
     新加坡余冰琳鋼琴老師的先生高四組女婿劉宏釗是位著名的口琴獨奏家,以獨特的風格吹出了熱情的音樂,贏得了熱烈的掌聲。這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口琴獨奏也可以如此悅耳動聽,令人陶醉。27日晚播放了新加坡獨立50週年紀念活動演奏的視頻,他兩夫婦以鋼琴和口琴合作的「思鄉曲」。劉宏釗口琴獨奏家也因心得改造了口琴,同一孔裡吹和吸可發出不同的音調,因此創造了自己的品牌。
     李素香舞蹈老師帶來了四位她在花仙子歌舞團裡一手培養的舞蹈演員,她們婀娜多姿、輕盈柔美,讓人百看不厭。
     還有曾展開老師出的謎語題,猜對了則可得到一件小禮物。
     27日在不拉八Patrajasa 旅館過最後一個夜晚,餘興節目開始前,媽媽和各地代表的同學們為此次活動做了簡單的感言。
     媽媽表示能參加高四組同學的旅行活動,心裡特別的輕鬆和愉快,回到了年輕時代的歡樂時光。同學們的努力和付出感動了她老人家,並感謝同學們周到的安排,關心和幫助。
     香港代表蘇宇光感謝媽媽的到來,也感謝爸爸的教導。希望同學們多注意身體健康;雖然有些同學健康狀況不佳,但他們的精神鼓勵著大家,加上高四組女婿和高四組媳婦的推動;同學們不為名也不為利的出力支持,在這基本的條件下,同學會應該繼續往前走。
     先達代表薛秀鳳說多次的聚餐,則會有更深厚的同學情。
     棉蘭代表林錦南感謝媽媽,並感謝爸爸教導了同學們做人的道理。希望大家向媽媽學習,保養好身體。
     椰加達代表周亞勇向籌委會會員的工作精神表示感謝,希望他們在明年的聚餐活動工作中繼續努力發揮。
     新加坡代表余冰琳由衷的感謝籌委會工作人員,希望在印尼的同學們都能參加明年的聚餐活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她倆仍然會回來和大家相聚。
     最後,一首優美動聽的旋律「青年友誼圓舞曲」重複地被播放,帶動了同學們步入舞池跳集體舞。一開始有些同學不會跳,在李素香舞蹈老師及學員的指導下,很快的大家都學會了,而且越跳越起勁、越舞越有趣,集體舞的圈子也愈來愈大。
     在這三夜四天的相處,毫無表情的周保林被同學們逗得眉開眼笑,有問必答,走起路來也輕鬆多了,不再拖著走,而是把腿抬起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告別的時刻終於到了,大家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但願大家都保重;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來參加明年的聚餐活動。
     因為有李遠伴叔叔、曾展開叔叔及鄭松吉叔叔周到的安排,我可以毫無顧慮的陪伴在媽媽身邊。
     曾經被視為在先華中學裡最調皮的班級,高四組同學們的真誠,深厚的同學情,讓我感觸頗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華高四組同學離校五十四週年    先達   盧月珠
     先達華橋中學高中第四組同學離校五十四週年,於2017年3月25日26日27日28日四天三夜在蘇北巴拉八(多峇湖)聚會聯歡,旨在凝聚同學們彼此間的友誼。
     3月23日24日棉蘭、椰城、香港、新加坡,及其它地區的同學陸陸續續抵達先達市。24日晚上六點半在李朝楷同學家聚餐。闊別兩年後,我們再次歡聚一堂,這是非常讓人期待,讓人歡喜的一個晚會。大家邊吃邊談邊敘舊,歡樂話情誼。
     3月25日上午十時,大家集中乘大型旅遊巴士前往巴拉八。3月25日26日兩夜下榻於沙摩西島多摩鎮的 Toba Beach 酒店。3月25日用過晚餐,同學們集合在會議室開會討論明年離校五十五週年聚會的籌備工作。3月26日白天同學相聚談天敘舊。有些同學乘車到沙摩西島上的幾個旅遊景點遊玩,參觀購物。
     晚上吃過晚餐,同學們集中在酒店大廳聚會聯歡。首先由李素香同學開場白,曾展開同學、鄧新荷老師致詞。餘興節目有獨唱、太極、口琴獨奏、舞蹈、猜字謎、成語、跳集體舞等。把整個場面搞得有聲有色,熱鬧極了。直到晚上十點半結束,大家依依不捨的回房休息。
     3月27日我們轉移到巴拉八的 Patrajasa Hotel 住宿一夜。當晚用過晚餐,大家在酒店的會議廳聚會聯歡,節目精彩豐富。3月28日回程,結束了高四組同學四天三夜的聚餐聯歡。
     歲月的歷練,我們大家都已是中老年人了,離校54週年大家還有健康的體力、能力,重逢相聚在一起,真是難能可貴。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與故人相見。如今我們歡聚,彷彿又回到五十年前人生中一段最純潔最美好的時光。讓我們珍惜難得的相聚,重敘往日的同窗友情、傾訴生活中的苦樂,盡享相逢的喜悅。每次我們同學聚會成了人生的盛宴,成為我們增進同學感情,互助友愛的平台。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希望大家珍惜相聚重逢的時光。

岭士岛之旅
       ——先华高三组级友会55周年聚会之旅      徐家烈

我们先达华中高三组同学沈寂了一年多,终于迎来了一次別开生面的活动。参加旅游者汇集了来自苏岛棉兰、先达、北干、楠榜、巨港,爪哇岛椰城、泗水的同学,加上我们的学长,高三组的女婿-----陈武炎同学与萧芝慧贤伉俪偕长媛,组成卅六人的团队。
大家对此次旅行倾注了热情与响往,促成半个世纪多同学情、友情的再次凝聚,留下美好的怀念与隽永的回味。其次是考验我们佔多数的七十岁以上的阿公阿婆的体力,终于在大家热心互助、团结合作的积极参予下,与岭士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次行程的顺利进行,之谦同学偕贤内助金英同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居功至伟。从订购机票、安排行程、旅途食宿到车辆租赁、电话联络等都亲力亲为,并垫付部分旅费,还牵手他家住岭士岛的胞弟与侄儿帮忙打理。在此我代表同学们向之谦同学致以诚挚的感激。大家互相关怀,团队的精神,在整个行程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四月四日下午二时许,我们由棉兰机场搭乘狮航78座班机起飞,约一小时后抵达G.Sitoli的Binaka机场,导游黄真强(Akiong)先生帮我们大家领出了行李,分配我们坐上六辆avanza車,由会驾车的同学驾驶,还有一辆客货两用hilux車由黃君掌舵,我们六辆车尾随黄君鱼贯而行。
原来公路狭小,有些路段失修,触目所见多是橡胶树、椰树、香蕉树、稻田与番薯;经济作物橡胶与椰乾产量最多,其余产品还有咖啡、丁香、尼兰油及鱼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番薯叶採摘后用来餵猪,不属于人的食用蔬菜,而且由于奇缺,很多蔬菜需由实武呀等地运来。经过三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Teluk Dalam镇,途中只有一个加油站,站与站间相隔太远,既不方便添油,也不方便中途小解。
(2)Teluk Dalam 之旅
  当晩我们下榻并用餐于Teluk Dalam 的Yonnas 旅馆,房间简陋,浴室內没有水池与洗手盆,只能用水桶装水后淋身;吃饭时才发现当地人重口味,咸得要命,菜色不缺鸡肉鱼肉,生菜只有黄瓜,填饱肚子没问题,还是入鄕随俗吧.
第二天早餐后驱车前往Bawomataluo,意即太阳城。我们陆续登上八十六级石阶,石阶两旁空荡荡的没有扶手;部分同学手心揑着一把汗,一步一脚印地跨上最后一级石阶,展现眼前的是一条由石块砌成的坚实大马路,两边错落有致的传统房屋。大路中偏左一块两米高的梯形石墩便是跳石,石墩后面另有一块约半米高的楕圆形小石。
表演跳石的五位青年穿着黑底黃圈的馬卦,头上正中三角形如树叶的金色饰物,两边配以红色与黄色繍球.五位健儿身轻如燕,轮流快步蹬上小石然后借力纵身一跳,气定神闲地落下,动作连贯无瑕疵。据说跳石是验证年轻小伙子的成长经历,完成跳石者便是成年人,具俻结婚娶亲的条件;但也并非绝对如此,有一位青年就当着我们的面说他的父亲当年跳石失败,结果也照样明媒正娶.
(3)Teluk Dalam 之旅(二)
接下来我们参观以前原住民王者之家,从前面仰视可见16米高的人字型尖屋顶,此建筑屋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围绕着祖屋的圆柱子,一个人伸臂环抱绝对抱不拢,木材结构全部用铁树,材质无比坚硬,铁钉无用武之地。房屋的设计结构独树一帜,木板接缝处都用楔子套牢。屋內通风,空气清爽,傢俱简单整齐。祖屋刚好处于十字路口交叉点,展现他们的信仰是基督教与天主教,回教后期才传入,微不足道。
  有人说来到Teluk Dalam不去观赏沙滩与海浪等同白跑一趟.我们先来到Sorake海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冲浪爱好者的首选目标,它是仅次于美国夏威夷的世界十大最佳冲浪点;从1993年名声鹊起,每年四月到九月冲浪爱好者便云集于此大显身手,曾举办数次国内与国际的冲浪比赛;一般于六月至七月浪潮汹涌可捲起髙达七米至十米的五层级巨浪,最具挑战性的浪潮出现在月圆时节.可惜我们来早了,离冲浪季节还有两、三个月时间,中午也不是涨潮的时候,海面上只有一小群人在小浪花中“戏浪”。
  我们在海边一间饭店吃午餐后转至Lagundri海滩,它与Sorake相距仅二公里,并同在一条海岸线上,它也是冲浪健儿流連忘返的著名海滩。此一带有六十间海滩边的民宿方便冲浪者住宿。我们在此海滩边的饭店歇息,并预定在此吃晚餐。店的嫰椰子便成为我们的猎物,既清凉又解渴,不一会儿天南地北的话匣子打开了,在言无不尽的畅谈中笑声频传。看着海上起伏的浪花与清澈的海水,几位同学抵不住诱惑陸续下水,适逢雨季气温不高,浸泡于海水中凉润舒适,洗尽烦脑.此里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宜人,海水清澈洁净,是远离污染的一片净土;可惜交通不便,配套设施奇缺,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
  之谦的侄儿代我们买来生蹦活跳的龙虾,此行口褔不浅;为免分配不均,每人限两隻龙虾。在海浪拍岸的奏乐中我们享受了龙虾宴野餐,值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龙虾烤过火,口感稍差,蔬菜只有生黄瓜、水煮茄子与炒木瓜花。
(4)折返G.Sitoli
  第三天早飱后我们折返G.Sitoli,中餐在途中解决,抵G.Sitoli后下榻于kaliki旅馆,是G.Sitoli市最好的旅馆,但只有一间套房,即佐科威总统住过的一号套房,种民、丰才与达焕中了头彩入住。由于房间有限,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分配到两人睡双人床,余双人房加后俻床睡三人,及三人房加后俻床挤四人。房内设备齐全,整洁有序。翌日早起种民、丰才、达焕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想必収到总统阁下的托梦与祝福,三生有幸。
  旅馆的房间面向海,海平面平静如镜;餐厅似一座座涼亭,俯瞰大海,在夕阳的余晖下吃晚餐,既温馨又惬意。
  G.Sitoli是岭士岛最古老与最大的城市.值得推荐的是岭士博物馆,(Museum PusakaNias),由天主教约翰牧师创建,収存了种类繁多的六千件岭士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文物。馆内除了展览馆、咖啡馆、旅馆(内有四间风俗屋)、会客室、图书馆与悠闲园,展览馆內展示了民族服装、装饰品、雕刻艺术、狩猎工具、捕鱼用具、缩影帆船、当然少不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展出的明代陶瓷器,证明岭士民族与台湾高山族有很深的渊源。悠闲园內还有传统药用植物种植区,馆内还有一个小动物园.
  从展览馆出来,与馆内管理员渐渐熟络,其中一人提议在展庁外的空地上表演他们的民族舞,我们连声说好。管理员三人组成一个合唱团,一人手执似竹筒的乐器,边敲打办唱歌,并请來穿着民族服装的少女,达焕眼尖脚快,一个箭步便竄到少女面前,与少女“翩翩”起舞,三人合唱团也边唱边扭,第一首歌甫唱完响应者纷纷加入,山美、碧全、芝慧和炳豹也扭动起来。左瞄右看才恍然醒悟,达焕与少女的默契更像一对祖孙的互动。达焕,別做白日梦了。我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博物馆的活动,最后在靠近码头一侧状似岩洞四级环形石凳依层级分三排俟次坐下拍照;此里是Bintang Timur 希腊式会议庁,古罗马帝国的迷你遗跡好像在此重现。
        (5)G.Sitoli (二)
  今天是我们在岭士岛的最后一晚,下午黃君带我们到一家家庭作业的礼品店买伴手礼,试吃后榴莲糕(dodol)一下子成了抢手货.榴莲季节已过,店主盛情招待我们吃冰镇榴莲,三高族注意节制哟.回到旅馆还有下午茶(咖啡)款待我们,终于品尝到沿途不绝于视线的kepok 蕉,才煎好带着热气入口酥脆那才叫一个爽.
  芳福的太太身体不舒服,腹泻呕吐无胃口,当晚由导游带去診疗所打点滴并服药。次日渐渐恢复元气,芳福护驾见真情——男儿本色.
  当晩晚餐后之谦同学结账后,我们开会讨论下一次聚会的时间和目的地。由于没有统一的意见,责成每位同学发现心仪的地点在微博上发表,并通过微博作决定;沒微博设施的同学另由电话联络,前提是尽量争取更多同学参加.
  四月八日晨六点,我们已凖俻就绪,赶赴Binaka机场搭乘鹰航八时卅分班机回棉,感谢黄真強一路上的照顾,临上机依依惜别,再见,岭士岛与好客笃实的民族。
(6)下次聚会再相见
  我们应珍惜当下,珍惜友情,好好说再见,后会有期。只要大家健康地生活,抱着对未来的殷殷期待,在今后的三、五年里尽量抓住团聚的珍贵机会,憧憬着倾诉不尽的相聚美好时刻,生命有限但友谊长存。我们不能锁住靑春的流逝,但通过激励与互勉,仍有魄力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争取晚年(其实还是壮年)的幸福。知足常乐将是我们今后人生的座右铭。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合作,把关怀成为心心相印的钮带,加油,向六十周年沉稳地迈进!
                                          北京<先達通訊>第171期
                 
不到長城非好漢        先達   成城
     誰都知道,中國的萬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它是世界古代建築物中遺留至今的七大奇蹟之一。
     長城的誕生時間,已相當久遠。依記載,最早是在公元前的戰國時代。北方的燕、趙等國開始。只為國家民族當時抵禦,也是北方的東胡、匈奴遊牧民族的不斷騷擾進犯而築起了這巨大的異障。
     從前,中國北京,在歷史上始終都有這樣那樣的遊牧民族(胡人),對中原虎視眈眈、南下作亂,成了歷代皇朝的隱患,而且是延續千百年。因此,從戰國時期開始,延續後來的漢朝、元朝到明朝,這中間差不多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和鞏固長城的防務。而公元前的秦朝,秦始皇要算修建長城最為發力、規模最大的朝代。它把原有基礎上一段段六國長城連接起來,自己再增建。這樣形成了綿延數十萬里的巨大異障,從此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號。
     現代旅遊者到中國,見到的完整的長城,是明代修築的,而戰國時代秦始皇的長城已大部分廢棄與風沙肆虐的荒野中。這裡提一下,明代修築的長城,特點是注重險要的關隘地方。如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及嘉峪關等。東起渤海池,向西直達嘉峪關,全長20余萬里。其中一段段設置了許多城堡、烽火台,瞭望敵情、傳遞警報。而明代的主要強敵,是元朝敗亡後的蒙古餘犯,逃回北方後,又不斷南下騷擾掠奪,東北又有女真族的興起。所以明代十分重視長城的修築,成了歷代修築長城工程最為浩大的朝代。
     修築萬里長城,在古代哪有像現代建築工具的方便齊全。這麼艱鉅的工程,不說這在從前,就是在現代來說也不知要耗費多少的天文數字的人力物力。從前的人築牆一舉一動,全憑人工勞力。這又如何搬這千斤巨石,上山下谷,佇立在峻峭的山嶺,面對著飢寒交迫的環境,付出無數的生命代價。所謂鬼斧神工,造就了形勢磅礴,巍巍屹立在重山、蜿蜒曲折、綿延數十萬里的豐功偉績。難以想像古人築城的艱鉅。這裡只能感嘆一句,便是它凝聚了中華民族千年的智慧和血淚,才有了今日尚存在的萬里長城。
     從史料記載,明代修築長城的勞力支柱,主要來自邊防軍人;強徵的民夫和發配充軍的犯人,築城兼巡邏。因受環境艱苦的煎熬,死傷無數。但卻不能逃亡自拔,以至人到工地,性命凶多吉少,是一去不復返的。而「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便是一個例子。孟姜女到築城邊防尋夫,但見白骨遍野,千呼萬喚不見郎君,悲從中來,失望地哭到淒慘而引發在場同命運勞工的感染悲憤,想及自身難保,最後豈能逃過死亡一劫?因而群力不惜將築好的城牆推倒洩憤。
     現代人遊歷長城,導遊會引領遊人見那屹立在關口的一座石碑,上書「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字樣。你可不要得意洋洋誤認為自己身歷其境,到了長城,便是好漢。非也!
     且聽其中原意:這句話出自毛澤東的一首詩詞,叫「清平樂,六盤山」的。詩詞的前一段抄錄如下:「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這首詩詞是毛澤東寫在抗日烽火的年代,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後,紅軍匯集陝北長城邊陲與紅軍匯合一起,保家衛國,抵抗日寇。「不到長城非好漢」強烈表現抗日戰士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稱讚那些能到前線衝鋒陷陣的勇士們為英雄好漢。那是以生命鮮血換來的革命鬥志,得之不易。
     長城號稱萬里,像一條巨無霸的蒼龍,盤旋在中國北方山巒的青山翠谷中。有人說,它是從月亮上觀望地球,唯一能見到的地球建築物。這見解已被中國宇航員楊利偉推翻。從月亮觀望地球所見景物,就像從地球觀望月圓時的月亮。試問,以大家的經驗我們能見到什麽?在那複雜模糊不清的球體表面上,所見即便是有,那只不過是一段細幼,黑髮根一般的微小細線,但也不見得那就是長城啊!
     如今的長城,只供觀賞那麼簡單!?但它是受聯合國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也是人類智慧的典範。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